摄像头正义

今早这个司机挺有趣,血气方刚,情绪高涨,因为我主动提醒,“小区里开慢点别错过出口,好多司机开太快,导航来不及反应”,开始滔滔不绝讲了一路。

他的讲话里八成都在讲跟女乘客的恩怨情仇,核心是要给挡风玻璃中间挂着的运动摄像头正名,大概这个摄像头帮他赢得了很多场斗争的胜利。

面对陌生人,刚开始起头,要讲社会问题,不能太琐碎,探探他的口风,找找他的兴趣点,看看他的态度。

有人主动跟我讲话,我自然乐得听些故事,摘下耳机,随声应和,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两个场景。一个是短视频里黄执中讲如何当捧哏让出租车司机讲得意犹未尽,还有一个是跟朋友打车去八大处爬山的路上他把司机引得很尽兴。

从大同强奸案、婚姻法的调整到结婚率的下降,从网红游戏主播的夫妻不睦到“傅首尔”们的荒诞。基本论点是社会纵容女性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男性已经委屈到回家吃不上一口热饭的境地,不光钱被骗了去还得戴顶绿帽子。我想说说在工业社会细分工下,人的功能和价值的局限性,也想说说书本外的社会传统的惯性下,多数人头脑中对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的刻板印象,与建设独立人格和寻找精神寄托的割裂,可惜我插不上话,也不知道从哪儿讲起。
他讲了三段。第一段是坐在副驾驶座的女乘客控诉被他摸了,他讲了只是看到了女乘客掀起裙子后的内裤的颜色。他讲得绘声绘色。

第二段是女乘客抱着猫上车,猫跳到后排座位弄得满车猫毛,乘客还要求他爱护猫,不要冲她大喊大叫。他讲得义愤填膺。

第三段是帮两个女乘客放行李箱,一位提醒行李重表示要搭把手,另一位轻蔑他说“他就是干这个的”。他讲起来仍旧暴躁如雷,粗口不停。

他的结论是除了干程序员的女性,大多数的女性太过情绪化,不讲理,面对纠缠半个钟头的投诉,他必须要用摄像头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试图给他讲造成一些女性情绪化的原因,比如社会家庭的规训,他说他只能认同50%。其实我还想说,他其实是乐得跟女性发生纠缠的,即便只是个女乘客,这是他生活的乐趣,不过我还是默默选择不给自己惹麻烦,人们不喜欢被教育,让一个人看清了真相之后,他会变得茫然,变得抑郁。

最后一段,他讲了个奇怪的男乘客,一路上不应答他的问话,下车开左边门,不听劝,他评价道这是个危险分子。以此来说明男乘客和女乘客的不尊重人有着显著的差别。他很自信自己看人的本领,他主动把自己的工作跟人力资源在贴近,七年的网约车职业生活,给他过得很精彩。

熟人生活中,他不是我喜欢打交道的一类人,为了减少麻烦,我也需要给人贴上标签,但我无法否认我有点享受跟他共处这二三十分钟的时间,他的本性、他的善恶在他的语言和行为中尽情地释放,他增加了我的阅历,给我寂寞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性是欲望的原动力,如洪水猛兽一般,有意无意地推动着大部分私人的往来,宗教、戒律、礼仪、法律都是外在的力量去约束它泛滥成灾,内在的力量需要精神信仰。是物质的充裕,造就了精神的解放,还是精神的解放,让物质变得充裕。我虽然算不上个马克思主义者,改造世界的内驱力没那么巨大,但我是坚信后者的。精神的解放到底解放了什么,是思想观念,是恋爱自由,是性别平等,还是欲望和恶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