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递归的应用 这是《编程之美》中2.14节提出的一个问题,问题的描述为 一个有N个整数元素的一维数组(A[0], A[1], …, A[n-2], A[n-1]),这个数组有很多子数组,那么子数组之和的最大值是什么? 以往遇到这种问题的第一种思维模式也像书中的第一种解法一样去枚举出所 … 继续阅读求数组的子数组之和的最大值
分类: 心情随笔
生活中总有些小石子能泛起心间的阵阵涟漪,身处其中感到的是大悲与大喜,但俯身观望却是一圈圈美丽的波纹。
尾递归的启示
——读《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第一章第二小节所想 尾递归是指在过程调用中,递归调用过程本身的操作始终是过程的最后一步。举例来讲,计算阶乘的方法,根据定义,直接翻译成递归形式为 def factorial(n):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 … 继续阅读尾递归的启示
图灵停机问题的一个简单论述
图灵停机问题问的是“能否设计一个算法,在判定任意的一段算法对给定的一些输入在有限步骤后停止运算时,返回是,而在判定任意的一段算法对给定的另外一些输入无法在有限步骤后停止运算时,返回否“。图灵的回答是这样的算法无法被设计出来。 问题中所谓的算法等价于图灵机。 假设存在算法A,具备这样的能力。设想对任意 … 继续阅读图灵停机问题的一个简单论述
像素密度和设备像素比
像素密度和设备像素比的概念事实上比想象中的复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消除开发者和设计师们的疑虑和错误认知 显示器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是像素(pixel),比如说一台显示器的分辨率是1280×800像素,一张照片的大小是1050×1500像素,一台照相机有300万像素。像素和物理上的长度单位不是等价的。物理上 … 继续阅读像素密度和设备像素比
火车窗外
每次坐火车时,总爱看窗外的风景。近处的树木看起来总比远处的高楼运动得快,令人眼花撩乱。细想来,以火车为参考系,不论近处的树木还是远处的高楼都以相同的速率向着火车运动的反方向运动,所以不应该是速率的变化造成的视觉差异,而应该是角度的变化率(即角速度)的不同造成的。 假设初始零时刻,火车以速度\(v\) … 继续阅读火车窗外
海河畔的躁动
一 六点过后,五百一十九微信群里未读消息更新的速度,已经远超我眼睛和耳朵的反应速度。 上一秒刚看到苏龙罡打趣玉柱,说要求报销化掉的甜筒。 下一秒就听到小龙和胡Sir在打算改签机票要飞往北京。 地铁里嘈杂的声音,让我无法听清每一个语音信息;断断续续的信号,让我需要不断地回滚页面才好勾勒出事情的始末。 … 继续阅读海河畔的躁动
丽江行随笔
乘车到郑州登机 车行深山叠崇峦 隧道盘亘奇多换 忽见远树穷天际 平川畅往新郑站 宿大研古城 朝阳耀朱户 闾巷柴烟起 门牖逐户启 行人渐街熙 绿柳低檐垂 青溪声淙脆 手鼓丽人击 醉情大研里 大研印象 平巷尽东望 木府天中央 画阁朱楼旁 翠松绿槐傍 高城眺远山 斜晖映城坊 府门静幽幽 小镇熙攘攘 丽江小 … 继续阅读丽江行随笔
音和声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在说明事物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朴素确也深刻。这其中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五组都容易理解,大概是因为视觉比听觉更让人记忆清楚,容易想象。音和声的对立关系直觉中却难以建立,我想了许久才有些明白。 声音在现代汉语中 … 继续阅读音和声
香山西山游记
上周六晚接到贺老师的电话,说约我和小龙去香山探路,一方面为了筹备好下周第二届的pFinder聚会,另一方面也为了送一下我们两位毕业生。听到后免不了心中忐忑,想法很多。回宿舍的路上与师兄聊起来,头脑风暴一番,决定买几个气球,想几个问题,放在里面,埋到山中,届时娱乐一下出游气氛。到宿舍后,苦思冥想地写下 … 继续阅读香山西山游记
来去匆匆
过宝安机场安检排队时候,我不住回头看了三五次,酸楚瞬时涌上心头。前两次回头,看见小龙与甡哥还在向我挥手告别。第三次我有意不回头许久,待扭头时,看见的已经是他俩远去的背影…… 相聚太匆匆,来去不过一天不到的时间,但仿佛经历了许多。 三年前毕业时,宿舍一伙人决定三年后相约北京,但因为一些变故,临时改在了 … 继续阅读来去匆匆